守護臺灣28年「巡護6號」將退役,海巡署艦隊分署副分署長陳泗川特地參與該艦最後一次的巡弋。(海巡隊提供/吳康瑋基隆傳真)
隊員回憶起海上的日子,直指「海巡面」纔是最對味的。(第一(基隆)海巡隊提供/吳康瑋基隆傳真)
守護臺灣海域28年的海巡署基隆海巡隊巡防艦「巡護6號」即將除役,曾與它衝鋒陷陣的海巡署艦隊分署副分署長陳泗川27日特地參與該艦最後一次巡弋,與昔日的同僚一起回憶過往,共享着特有的「海巡面」,一起回味曾在船上的歲月痕跡。
巡護6號的船身在1992年由豐國造船廠建造,船齡28年、船長約38米、總噸位達228噸、耐浪性8級、巡航速率15節、續航力2000浬,28年來肩負各海域守護漁民、搶救危急民衆及查緝走私等任務,可說是漁民的守護神。
海巡署艦隊分署指出,陳泗川在2011年間擔任基隆海巡隊長期間,外籍漁船越界至北方三島捕魚十分猖獗,巡護6號一去就是3天2夜。
陳泗川表示,巡護6號所有的老戰友都是在地基隆人,爲維護北方海域治安任勞任怨,當時即便有臨時任務,或延長勤務,他們也從不抱怨,默默守護北方的藍色國土。
海巡署艦隊分署指出,船上常吃的「海巡面」最早被稱爲「保七面」,源自過去老水警的稱呼,並因爲臺灣周邊海域的海象常常很惡劣,所以用最簡單易煮的湯麪爲基底,加上冰箱內冷藏食材,如蔬菜、蛋花、鯖魚罐頭、魚丸及餃子等拌煮而成,不僅快速方便,又能填飽肚子、維持體力。
海巡隊員回憶,海上搖晃很厲害,在海上吃到的那一碗海巡面,就是最簡單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