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6日,大陸證監會主席劉士餘(右)介紹協調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發展情況。(中新社)
大陸證監會主席劉士餘上任以來,頻頻強調要對股市從嚴監管,尤其針對市場亂象,劉士餘炮轟更是不遺餘力,不過,劉的「喊話式監管」也造成A股市場的動盪不安,隨着4月分A股一路走低,投資人對於監管層的不滿情緒持續上升,因劉士餘所引發的質疑聲浪也越來越高。
事實上,A股市場對劉士餘的評價可謂相當兩極化,市場人士指出,爭論如此激烈,實爲多年來資本市場罕見。而劉士餘之所以引起爭議,起源於2016年12月3日,一貫低調的劉士餘脫稿炮轟險資舉牌亂象爲「害人精」。此言一出,12月5日滬指下跌39.13點,跌幅1.21%。在此後一個月內大盤震盪走低3044.29點。
法人指出,此次「炮轟」走紅後的劉士餘一發不可收,他的多次發言都堪稱重磅,對市場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,在部分市場人士眼中,劉士餘特有的「喊話式監管」逐漸成型。
不過,也有不少人對劉士餘「喊話」表示贊同。財經評論員曹中銘就認爲,這些「個性化」的語言雖然並非引用於現行的規章制度,但產生的效果卻是非常明顯的。對於市場上涉嫌違規的行爲或不正常現象進行「抨擊」,這是劉氏監管的一大特色。
至於近期對劉士餘質疑的聲音越來越高,主要還是A股表現一直沒有起色。但法人指出,如果以市場短期漲跌來評價監管者的功過是非,恐怕會使市場盲目以短期效應而忽視了長期效應,對股市的發展未必是健康的訊息。